您现在的位置:新闻中心

中企在缅水电项目被妖魔化 兰州无缝钢管突被叫停蒙巨额损失

搁置密松,损害了谁的利益

从密支那向北行进约40公里,便来到了密松。密松水电项目是中缅两国政府签署的伊江上游水电开发项目中最大的一座电站。伊江上游规划建设7座流域梯级电站和一座提供施工用电的电源电站即小其培电站,项目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总投资超过200亿美元。其中,密松项目投资逾36亿美元,装机容量600万千瓦。

“伊江上游水电开发项目是缅甸政府主动邀请中国企业参与开发,并由中缅两国政府签署的合作项目。”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简称中电投)伊江上游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光华告诉记者,2006年10月底,缅甸政府总理在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向中电投副总经理张晓鲁发出邀请;2009年3月,中缅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合作开发缅甸水电资源的框架协议》。此后,中电投伊江上游水电开发全面推进。

然而,2011年9月30日,缅甸总统登盛突然致函缅甸下议院,以“缅甸政府是民选政府,必须尊重人民意愿”为由,宣布在其任期内暂时搁置密松水电项目。

李光华毫不讳言密松项目的搁置给中电投带来的损失。

据介绍,伊江项目开工以来,中电投已投入巨大精力和财力,聘请数百名水电、地质、安全、环保、移民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权威机构,完成了项目勘测设计及水土保持、陆生生态、水生生态、社会影响、防震抗震等20多项专题研究,并通过了缅甸电力部组织的专家咨询和审查;建成了小其培电源电站,密松坝区“四通一平”及库区移民安置工作也基本完成。

“但缅甸政府突然搁置密松,使整个伊江上游水电开发陷入僵局。”李光华说“中方在项目现场有上千名管理及施工人员、1240台(套)设备不得不相继撤回国内。截至2013年3月,中电投伊江项目已投入资金约73亿元人民币,并以每年约3亿元人民币的财务费用增加。”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搁置密松其实不只是给中国公司带来巨额损失,同时给缅甸国家和民众也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害。

在密支那一所民居里,84岁的克钦族头人早干向记者讲述密松搁置后对当地民众特别是移民村百姓生活带来的影响。“移民村原来每家几乎都有人在C PI(中电投英文简称)的建设项目上就业,项目突然叫停后,他们失业了,没有收入来源,生活陷入了困境。政府搁置密松项目,民众的生活应该由政府负责解决,可实际上一直是C PI项目留守人员在帮助民众。”

走进昂敏达移民村,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排排整齐的木制房屋,还有新建的教堂、寺庙、医院、学校、邮局等。但55岁的村民昂班却一脸愁容,他说,“项目停工后,虽然CPI一直免费送来大米、并免费供电供水,今年大女儿考上大学他们又送来10万元奖学金,但我却在担心,如果有一天CPI撑不住离开,我们的生活该怎么办?”

搁置密松对缅甸电力工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带来巨大影响。记者从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商务参赞处获悉,缅政府叫停密松后,包括中国、印度在内的多家外国公司在缅甸投资的46个水电项目都停了下来。

“我的家乡克钦邦就是缅甸最缺电的地区之一。”25岁的密支那女孩郭玉敏说,她自幼喜欢读书,可因为没电,她的学生时代最深刻的记忆便是在烛光下阅读;如今家乡虽然通上了电,却常常因为电力不够而不得不点燃蜡烛。

在仰光,缅甸工业协会能源和环境组主席通奈昆(H tunN aingA ung)告诉记者:“整个缅甸都十分缺电,目前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不到300万千瓦,全国75%的人口用不上电。开发丰富的水电资源无疑是解决缺电问题的首选。可政府突然叫停密松,不仅让水电开发受阻,而且将进一步加剧缅甸的电力短缺。”

“‘没电用也无所谓,只要不建密松水坝’,这是缅甸反对密松项目的媒体喊出的口号,这表明反坝人士已走向一个极端。”通奈昆说,他们也许不知密松水坝还有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对伊江洪水的调节。据了解,缅甸一年分为雨季和旱季,每到雨季伊江泛滥成灾,旱季则又缺水严重,影响航运。此前,中电投聘请的行业专家做出前期论证显示,密松项目坝对于提高下游防洪能力和航运能力作用明显。

伊江公司总经理李光华告诉记者,密松项目搁置已近两年,中电投目前尚未提出索赔,但缅甸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数据显示,搁置密松项目后,缅甸外来投资呈现大幅下降,2012-2013财年度境外来缅投资额从2010—2011财年度的200亿美元骤降至10多亿美元。

“缅甸政府突然单方面叫停项目,这不能不引起国际社会对缅甸政府信誉和投资环境的担忧。”李光华说,外来投资的大幅下降便证明了这一点。

密松真相,民意背后的政治游戏

探究缅甸政府搁置密松项目的动因,总统吴登盛给出的理由是“尊重人民的意愿”。那么,缅甸民众对于密松项目的“意愿”是什么呢?

昂班和妻子瑞诺是昂敏达村最普通的村民,他们在表达对密松项目的意见时说:“从利益和实惠上考虑,我们不希望搁置密松。”昂班说“我家原在密松库区党派村,住的是草茅棚;搬迁后不仅住进木制新房,还收到C PI赠送的电视机。大儿子原在项目上开渡船,每月能有8万多元(缅币)收入。密松项目改善了我们的生活。”

“密松水电是个好项目,对克钦邦乃至整个缅甸用电和经济发展都有好处。”这是75岁的昂敏达寺庙主持诺德辛达的话,他同时告诉记者,“我明白,有人打着宗教的名义在反对这个项目。”

昂敏达中学校长吴敏觉、医院院长布布汉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他们认为“缅甸缺电,国家非常需要电,我们有这么好的河流,应该支持包括密松项目在内的水电项目。”谈及政府搁置密松一事,吴敏觉说:“我不认为政府的决策都是正确的。”

记者在密支那实地采访时,基本没有听到民众反对密松的声音;中电投伊江水电公司副总经理郭庚良也表示,在密松项目驻地也从未发生过民众反对事件。那么,总统吴登盛叫停密松依据的“民意”体现在哪里呢?

据了解,在缅甸反对密松的声音大都出现在新闻媒体和众多N G O组织的舆论宣传中。

记者在仰光看到一本某N G O印制的名为《不好听的声音》的宣传册。其中写道:“这里生产出的电输往中国,在密支那并没有使用权。我们没能享受到一点利益。”对此,中电投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表示,伊江上游水电项目,首先是要满足缅甸特别是缅北的电力需要,而且根据双方B O T协议,项目电量的10%是免费供给缅甸,中电投负责运营50年后将无偿移交给缅甸政府。在特许经营期内,缅甸政府可通过税收、免费电量、股权分利等,获取540亿美元的直接经济收益,实际大于中电投的投资收益。

该宣传册称:“(密松)大坝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高500米,长290米……”中电投伊江公司副总郭庚良评论说“坝高500米,这怎么可能呢?世界最大的伊泰普水电站坝高也不过196米、中国三峡坝高175米、美国大古力水电站坝高168米,而密松设计最大坝高实为139.5米。”

记者注意到,在上述宣传册中,连中资公司发放给移民的补偿款都成为被攻击对象:“一些父母得到补偿金后不久就给孩子们买摩托车,以前由于路远不能去的娱乐场所,现在很容 易 就 能 去 , 这 样 孩 子 们 就 学 坏了。”

针对种种妖魔化密松项目的声音,克钦邦名望人士崩咏分析称:“这背后是一场政治游戏。”

首先,随着缅甸国内局势的日益复杂,密松项目成为克钦邦地方势力与中央政府政治博弈的抓手。克钦族头人早干向记者坦承,他是最早以“民众”的名义向缅甸政府上书呼吁“重新考虑密松项目”的人士之一。但这位自称对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皆有研究的睿智老人同时告诉记者,他本人则非常支持密松项目,因为“这是一个低成本、清洁能源项目,不支持肯定是疯子。”

支持密松却又上书叫停,矛盾心态的背后是复杂的民族情结。早干直言:“克钦邦目前正在为争取自己的权力而努力。等我们自治后一切都会顺利解决,包括密松项目。”

其次,随着缅甸民主化进程的提速,密松项目被当作各种社会组织和政治势力相互博弈的工具。据了解,缅甸多个政治势力和社会组织,都在借密松项目表达对现政府的不满。

特别是缅甸最大反对党领袖、民主联盟领导人昂山素季,在2010年8月11日公开发表《拯救伊洛瓦底江的请愿书》中称,密松项目“对项目的环境影响测评报告使人忧心忡忡,尤其是安全问题。临近水坝的断层线和陡峭庞大的水库带来了灾难的隐患,一旦地震发生,破坏程度将令人震惊。”

其三,随着对外开放的加快,缅甸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而密松项目又被当作国际地缘政治角力的筹码。有分析认为,美日等西方国家为扩大在缅影响力,便首先破坏中缅关系,妖魔化密松项目成为突破口。美国的维基揭秘网站曾披露,美国向阻挠密松大坝项目的团体提供了资助;而英国《卫报》网站公开的一份由美国驻缅临时代办拉瑞·丁格尔签署的外交电报证实,美国驻缅甸使馆曾通过“小额资金”支持了反对修建密松电站的民间组织。

“而缅甸其实也在玩一场地缘政治游戏,寻求在中美大国之间的利益最大化。”伦敦政经学院缅甸问题学者貌扎尼(M aungZarni)说。2011年11月15日,缅甸总统办公厅处长佐铁(Zaw H tay)发表在《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证实了这一判断。这篇题为《缅甸和华盛顿在东南亚新的战略选择》的署名文章称:“西方必须认识到,在当今地缘政治格局中,考虑到中国的崛起,西方需要缅甸。美国和其他国家在此关键时刻必须帮助缅甸联系外面世界。我国总统取消北京支持的密松水电站向世界显示了他代表什么。”

更新时间:2013/9/2  【打印此页】  【关闭